生姜是姜科、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别称大姜、黄姜、老姜等,我国南北各地普遍都有栽培,常作调味品,也可做酱菜或小吃,还可供药用,具有极高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下面来看一看生姜种植技术及病害防治吧!
一、生长习性
1、温度:生姜喜温暖,不耐寒,耐热,最适温度25~28℃,温度低于10℃时受冻害。
2、湿度:生姜喜湿润,耐旱,怕积水,在年降雨量800毫米以上的地区均能正常生长。
3、土壤:生姜喜肥沃,以土质疏松、排水良好且富含腐殖质的壤土或沙质壤土为宜。
4、光照:生姜喜半阴,怕烈日暴晒,光照过强容易灼伤叶片,对日照长短要求不严。
二、播种方法
1、时间:生姜需要135~150天的生长期,发芽所需温度要大于16℃,结合生姜的习性一般在惊蛰后至4月中旬播种,播种过早时地温低、发芽慢,播种过晚时生育期短、产量低。
2、整地:生姜的根系弱、分布浅,生育期长,必须施足基肥,冬前深翻,翌年春季亩施腐熟有机肥3000千克、硫酸钾30千克,施入基肥后进行整地,可做成平畦,也可开沟待播。
3、选种:生姜应在前一年从生长健壮、无病虫害、高产的地块上选留种姜,收获后要选择肥壮、芽头饱满、大小均匀、颜色鲜亮、无病虫害、无腐烂、无损伤的姜块做姜种贮藏。
4、催芽:生姜在播种前应先进行催芽,幼芽是幼苗正常生长的基础,培育壮芽则是获得高产的基础,其中壮芽的特征是芽身粗壮、顶部钝圆,弱芽的特征是芽身细瘦、芽顶细尖。
5、掰种:生姜播种前把已催好芽的姜块掰成75~100克的小种块,每个种块上保留1个肥胖的幼芽,结合掰姜种应再进行一次精选种芽,剔出芽基部发黑或姜断面变成褐色的姜块。
6、播种:生姜播种前一定要浇足底水,待底水渗下后即可排放姜种,既可平播,也可竖播,随播种随用细土盖在姜种上,播种完成后再覆土4~5厘米,每亩用种量400~500千克。
三、田间管理
1、中耕:生姜是浅根性作物,根系主要分布在土壤的表层,不宜多次中耕,频繁中耕很容易伤根,可在出苗后结合浇水中耕1~2次,中耕时可随手拔掉过于瘦弱或密度过大的苗。
2、除草:生姜苗期要及时清除杂草,进入生长期后植株逐渐封垄,杂草发生量少,可人工拔除杂草,无公害生姜生产可采用黑色地膜覆盖或覆盖白色地膜再盖一层薄土防除杂草。
3、浇水:生姜出苗前一般不浇水,幼苗期应小水勤浇,浇后浅耕保墒,夏季要勤浇水,以早、晚为好,立秋后要适当多浇水,保持土壤相对湿度75~80%,收获前3天浇最后一水。
4、追肥:生姜极耐肥,应多次追肥,幼苗期每亩随水冲施腐熟人粪尿1000千克,立秋后每亩施腐熟有机肥1000千克、三元复合肥15~20千克,9月上旬每亩施三元复合肥30千克。
5、培土:生姜的根茎生长在土壤中,黑暗、潮湿的环境利于根茎生长,一般于立秋后结合拔草和施肥培土2~3次,经过多次培土逐渐将播种沟变成垄,防止生姜的根茎露出地表。
6、采收:生姜的采收与其它蔬菜不同,分嫩姜采收、老姜采收和种姜采收三种,其中嫩姜一般在8月初开始采收,老姜一般在10月中下旬至11月采收,种姜一般在6月中下旬采收。
四、病害防治
1、姜瘟病:姜瘟病是生姜常见的病害,一般减产10~20%,重者减产50%以上,防治方法是①从无病田留种或精选姜种;②种姜消毒;③喷施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
2、叶枯病:叶枯病是生姜常见的病害,病株叶子出现黑褐色斑点,边缘绿色,中间灰白色,后期枯死,防治方法是喷施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500倍液,5~7天一次,连续2~3次。
3、炭疽病:炭疽病是生姜常见的病害,主要为害叶片,防治方法是①避免连作和偏施氮肥;②用50%复方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80%的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施。
4、斑点病:斑点病是生姜常见的病害,严重时全叶都密布病斑,防治方法是喷施50%复方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10天一次,连续2~3次。
5、姜螟:姜螟是生姜常见的虫害,主要为害地上嫩茎并可转株为害,防治方法是喷施52.25%农地乐乳油、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2000倍液、或10%天王星乳油1000倍液。
6、斜纹夜蛾:斜纹夜蛾是生姜常见的虫害,主要以幼虫为害嫩茎、叶片等,防治方法是①摘除卵块和初孵幼虫;②喷施天王星乳油4000~5000倍液,或20%灭扫利乳油3000倍液。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阅读时请自行辨别其真实性。已声明作者的文章属原创,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进行转载。
电脑版 © 2022 黔ICP备17012036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