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自然
首页 > 植物 >
导航

益母草的功效与作用及主治

来源:酷自然 作者:黔子夜 时间:2023-12-27 10:40:01

益母草是唇形科、益母草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别称益母蒿、益母艾、红花艾等,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全草可入药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清热解毒等功效,下面来看一看益母草的功效与作用及主治吧!

益母草

一、性味归经

【性味】味苦、辛,性微寒。

【归经】肝、心包、膀胱经。

【功效】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清热解毒,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恶露不尽、水肿尿少、疮疡肿毒、瘀滞肿痛等症。

益母草

二、名家论述

1、《本草纲目》:益母草之根、茎、花、叶、实,并皆入药,可同用。

2、《本草求真》:益母草辛微苦寒,功能入肝心包络,消水行血,去瘀生新,调经解毒。

3、《本草蒙筌》:去死胎,安生胎,行瘀血,生新血,治小儿疳痢。

益母草

三、药用价值

1、活血调经:益母草苦泄辛散,主入血分,能活血调经,常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恶露不尽、难产、胞衣不下、产后瘀血腹痛等症。

2、利尿消肿:益母草药性苦,辛微寒,入肝、心包、膀胱经,能利尿消肿,常用于治疗水瘀互结所致的水肿、跌打损伤、瘀滞肿痛等症。

3、清热解毒:益母草味苦辛,性微寒,能清热解毒,常用于治疗热壅血瘀所致的温毒、疮痈肿毒、皮肤红肿、口干舌燥、便秘尿黄等症。

益母草

四、配伍应用

1、当归:当归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能补血活血、调经止痛,两药配伍能改善气血不足引起的月经不调、痛经等症。

2、川芎:川芎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两药配伍能改善血瘀气滞引起的月经不调、痛经等症。

3、红花:红花味辛,性温,归心、肝经,能活血通经、散瘀止痛,两药配伍能改善血瘀引起的痛经、月经量少、恶露不尽等症。

4、香附:香附味辛、微苦,性平,归肝、脾、三焦经,能疏肝解郁、理气宽中,两药配伍能改善肝气郁结引起的月经不调、乳房胀痛等症。

益母草

五、禁忌人群

1、过敏体质者:益母草含有过敏原,过敏体质者食用易引起皮肤瘙痒、红疹等过敏反应。

2、孕妇:益母草能活血调经,孕妇服用容易引起子宫收缩,严重时可能引起早产或流产。

3、月经量过多者:益母草主入血分,能活血化瘀,月经量过多的人群不宜再服用益母草。

4、内分泌失调者:益母草能调节激素水平,内分泌失调者服用后容易引起激素水平波动。

益母草

六、药用选方

1、治闭经:益母草、乌豆、红糖、老酒各一两,炖服,连服一周。

2、治肾炎水肿:益母草一两,水煎服。

3、治胎死腹中:益母草捣熟,以暖水少许和,铰取汁,顿服之。

4、治产后恶露不下:益母草,捣,绞取汁,每服一小盏,入酒一合,暖过搅匀服之。

5、治痛经:益母草五钱,元胡索二钱,水煎服。

6、治瘀血块结:益母草一两,水,酒各半煎服。

7、治堕胎下血:益母草、小蓟根叶、五两,水二大碗,煮汁一碗,再煎至一盏,分二服,一日服尽。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阅读时请自行辨别其真实性。已声明作者的文章属原创,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进行转载。

电脑版 © 2022 黔ICP备17012036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