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鹇是雉科、鹇属中大型留鸟,别称银鸡、银雉、白雉等,广泛分布于华南、华中、西南等地,常栖息在海拔2000米以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已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名录,下面来看一看白鹇是什么动物吧!
一、物种论述
白鹇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是广东省的省鸟,别称银鸡、银雉、白雉等,在生物分类学上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鸟纲、鸡形目、雉科、鹇属中大型留鸟,广泛分布于华南、华中、西南等地,共有17个亚种,代表亚种有白鹇指名亚种、白鹇榕江亚种、白鹇海南亚种等。
二、形态特征
白鹇是中大型鸟类,雄鸟体长990~1135毫米、体重1500~2000克,头上羽冠及下体蓝黑色,脸裸露、赤红色,上体和两翅白色,自后颈或上背起密布近似“V”字形黑纹,尾白而长;雌鸟体长650~709毫米、体重1150~1300克,上体棕褐色或橄榄褐色,眼周具红色裸皮,飞羽棕褐色,次级飞羽外翈缀有黑色斑点,中央尾羽棕褐色,外侧尾羽黑褐色,下体棕褐色、橄榄褐色、白色或皮黄色细纹。
三、分布范围
白鹇广泛分布于东南亚,中国、越南、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印度北部、尼泊尔等地均有分布,国内分布于贵州、云南、四川、湖南、广东、广西、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海南等地,共有17个亚种,其中有9个亚种都分布于我国境内。
四、生活习性
1、环境:白鹇生性机警,胆小怕人,常栖息在海拔2000米以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常成对或组成3~6只的小群活动,冬季也可结成20只的大群,群体内有较为严格的等级关系。
2、食性:白鹇是杂食性动物,主要以锥栗、悬钩子、百香果等植物的叶、芽、花、浆果、种子等为食,也摄食金针虫、蝗虫、蚂蚁、蚯蚓、鳞翅目昆虫、甲虫、蜗牛等动物性食物。
3、繁殖:白鹇繁殖期4~5月,常营巢于林下灌丛或草丛中,巢较为简陋,主要由枯草、树叶、羽毛等构成,每窝产卵4~8枚,孵化期24~25天,雏鸟孵出后就可以随亲鸟离巢活动。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阅读时请自行辨别其真实性。已声明作者的文章属原创,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进行转载。
电脑版 © 2022 黔ICP备17012036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