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獾是袋鼬科、袋獾属仅存的物种,别称塔斯马尼亚恶魔,因腹部生有育儿袋而得名,与袋鼬有很近的亲缘关系,仅分布于澳大利亚南面的塔斯马尼亚岛,栖息于灌丛、草原、疏林及多石的半荒漠地区。
一、物种论述
界 | 动物界 | 门 | 脊索动物门 | 纲 | 哺乳纲 |
目 | 袋鼬目 | 科 | 袋鼬科 | 属 | 袋獾属 |
袋獾 | 艾 | 别称 | 塔斯马尼亚恶魔、大嘴怪、塔西恶魔 |
袋獾是澳大利亚的标志物种,别称塔斯马尼亚恶魔,在生物分类学上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袋鼬目、袋鼬科、袋獾属仅存的物种,因腹部生有育儿袋而得名,与袋鼬有很近的亲缘关系,其次是已灭绝的袋狼。
二、形态特征
袋獾的体形和鼬科动物相近,雄性体长65厘米、体重8千克,雌性体长57厘米、体重6千克;体型矮胖,头大,耳朵大,四肢短,尾巴粗长,脸上和头顶有触须,上下颌长满了尖锐的牙齿;毛色深褐或灰色,喉部、臀部有白色块斑,吻部浅粉色;雌性腹部生有育儿袋。
三、分布范围
袋獾是体型最大的肉食性有袋哺乳动物,也是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特有的物种,仅分布于澳大利亚南面的塔斯马尼亚岛,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08年 ver 3.1——濒危(EN)。
四、生活习性
1、环境:袋獾栖息于灌丛、草原、疏林及多石的半荒漠地区,常独居,白天躲在山洞、树洞或袋熊的洞穴中,夜间外出活动。
2、食性:袋獾是肉食动物,主要以袋熊、沙袋鼠、鸟类、鱼类、蛙类、爬虫类等为食,尤其喜食袋熊,也吃腐烂的动物尸体。
3、繁殖:袋獾是哺乳动物,发情期3月,妊娠期31天,每胎产仔20~30只,但只有4只能存活下来,幼崽在育儿袋里生活105天。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阅读时请自行辨别其真实性。已声明作者的文章属原创,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进行转载。
电脑版 © 2022 黔ICP备17012036号-4